客服热线:021-8034****

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

  
很多企业对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希望大家能对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实践层面的驰名商标的认定

我国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最早是对美国杜邦公司的“FREON”商标的保护。1983年6月28日,美国杜邦公司向我国商标局申请了“FREON”(氟利昂)注册商标时,尽管当时该商标在中国几乎成为“冷却剂”商品的通用名称,但考虑到该商标自1931年起一直使用,在世界上91个国家获得申请注册,确属驰名商标,因此商标局同意核准其申请注册,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企业将使用“氟利昂”作为商品名称的一律改称“氟制冷剂”。我国1982年的《商标法》并未规定驰名商标。在判断驰名商标时,仅依据该商标在国外的申请注册情况就作出该商标是否驰名的判断,不考虑“FREON”的对应中文含义“氟利昂”已经成为制冷行业的通用名称,也不考虑我国广大消费者是否知晓该商标,就作出是否驰名的判断,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在中国加入《巴黎公约》之后,在“PIZZAHUT”商标的驰名商标认定中,我国商标局根据必胜客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商标的创始人,其“PIZZAHUT”已在包含澳大利亚在内的6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申请注册的事实,依据《巴黎公约》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于1987年裁定必胜客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的“PIZZAHUT”商标为驰名商标。而必胜客在1990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在此以前的1987年,普通消费者既没有获得贴附有“PIZZAHUT”商标的商品,也没有广告对“PIZZAHUT”商标进行宣传,那么怎样判断在中国消费者中已经达到驰名的标准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