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

  
很多企业对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希望大家能对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专利代理的3个层次(低价竞争,累死自己,坑死企业)

声明:本文主要给创新主体看,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比喻,比喻难免有不恰当、不准确的地方。请服务机构,代理人、分析师、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老总等等,不要对号入座,如有刺痛,请多包涵!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专利代理行业也越来越热,大大小小的服务机构如同雨后春笋通常地涌现出来,形形色色的服务也全部推向市场。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或服务较多时,作为买方,当然要挑便宜的买,这是人之常情。此时,假如买方无法对产品/服务的质量进行鉴别,我们预期的“充分竞争,就会蜕变为低价竞争。

于是,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的闹剧就会不断上演……

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为了众多辛辛苦苦获得创新成果不要一再被“糟蹋,为了真正的激发创新,作为1个创新者、1个知识产权管理者&工作者,我想就我了解的代理工作,给大家做点小科普。

首先,专利代理工作是分层次的。

并不是同样类型的专利就应该给统一的代理费;更不是,别家5000一件代理费,你收8000就不合理。

简单而言,专利代理分3个层次:

第1个层次:“文案层次。

即拿到技术方案,按照专利法、专利审查指南的要求,修改成“表面符合要求的申请文件。这个层面的工作,相当于把1个技术文件,从形式上改为专利“法律文件。

核心就是作形式上的审查和修改,对于技术方案不会作过多的探究。至于,能否授权、能否保护发明人的成果,这些都要等审查员给出审查意见后,才会去想办法应对。

目前,市场的2500-3500元一件的发明专利基本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服务。

这个月必须写20个案子!

第2个层次:“证书层次。

对技术方案进行简单的检索,关键是查看有没有影响本申请的现有技术(许多情况下,也就检索一下发明人自己的文章),并根据检索结果,对专利文件进行修改,其目的提高授权几率。

这个层次的工作,使发明人能够在专利申请之初就能发现和避免一些问题,而不至于一直耽误到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发现是类似的专利申请,或不能授权。

假如没有检索,等到收到通知再修改“答复,往往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修改时机;或者,一份死刑通知书,发明人只是晚了两年才收到;最糟糕的是,在本方案提交后,也就这段等待的时间内,本来能够通过本申请“占位的权利,就在“审查过程中,被别人抢占先机。

这里的“能够通过本申请占位的权利是指,技术方案中其实是有的,但权利要求中没有,或者,权利要求撰写用词不当或出现偏差,而实际上没能达到保护效果。

因此,如能在申请前做好检索,对申请方案进行评估,并结合检索结果明确合理的保护范围,提出应对审查的策略,这种层次的代理工作,不仅在授权率上会进一步提高,且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市场的4500-6000元一件的专利,基本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实际上能够做检索的代理机构还是太少,由于许多城市的代理费都不超过4000元,亏本的买卖谁做啊?

可是,假如仅仅考虑授权,而忘记了专利的本质是获得排他性,是为了开疆扩土,或者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被瓜分。那么,专利证书就等同于荣誉证书,也就是看着很好!

第3个层次:“价值层次。

首先,代理人在和发明人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或者发明构思进行检索,对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进行评估,保证这个方案能申请、也能够获得专利权。

第2步,基于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同类近似的方案是什么,找寻借鉴。

目的主要有4个:

1.避免侵犯第三方的专利权,提高技术的独立性;

2.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

3.找到各种替代性的方案,一并申请专利,扩大保护范围,增加专利的可规避难度。

4.利益相关主体等的跟踪与监控。

第3步,围绕核心技术,针对性布局,挖掘出新的发明构思及一批专利。

在价值层面,考虑的是怎样发挥及进1步提升本申请的价值。

其考虑的因素包含:技术维度、法律维度、市场维度、战略维度、经济维度等。

技术维度,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独立性、不可替代性、应用前景和广度等;

法律维度,主要考虑权利的稳定性、维权的可执行性;

市场维度,主要考虑市场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产业政策等;

战略价值,主要考虑在占领市场、维护市场份额的对抗策略等;

经济价值,主要考虑专利运营方面的一些配合策略等。

这个层面的工作要和分析布局结合起来的,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可大可小,因此,服务费变动幅度也就很大,通常而言10万也算是个基础。

什么?!1个专利这么贵?

不是,不是1个专利,准确的说是基于1个项目的一批专利(专利布局)!你的这个专利,只是1个项目的切入点而已。

通过上述的检索分析,大部分能够布局一批专利,组建一支目标明确、有兵有将、有情报地图、有战略方针、有攻防配合、能上战场的兵力。

下棋,保持两只眼

申请专利,就是去市场上划地盘,道理如同下棋,关键在于谋篇布局。你必须有两只眼,一只眼看自己,一只眼看对手;根据局势,动态布局。

你的目标是盈利,无论直接还是间接,而不是自己玩的爽。不做检索,不做分析,不做评估,不做布局的申请,其实就是权利人自娱自乐。

对手在哪儿?我忙着下棋没时间关注!

分析是什么,有啥神奇的?

分析简单而言,就是科技情报利用。

尽管说现在有各式各样的分析工具,可是专利文献有上亿条:

1.许多情况下,就是漏的那一条,坏了你的事;你要有耐心,快不了!

2.海量的技术文献,还有不少潜水艇、烟幕弹,搞懂这些“阴谋诡计必须智慧!

3.值得借鉴的,往往都是外文,就是本专业的代理人,整明白也不那么容易。

因此,分析师和代理时,要坐得住,看的懂,给得出专业意见。

因此,必须有研发背景,有跨学科知识储备,见多识广,有点悟性。

收集情报要智慧,破解情报、给出锦囊妙计,更要智慧。

否则,

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只见图表,不见背后的策略和较量。

发明人,我们的课题花了多少时间?写个专利,1天?! 2天?

通宵达旦,辛辛苦苦多年的研究成果,一天就扔出去了?你也敢?

我突然想到了:农民伯伯!

超低价处理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深加工,没有商业思维。课题来源、论文if,都没法和你专利价值相关联。

年年丰产,就是挣不到钱

~~哎!

真不是我矫情,非要招聘硕士/博士/海外背景……,绝不是装点门面。3个博士支出2个多月给你出1个小领域或产业的咨询报告,再写一组专利,对,是一组专利!

成本是多少?

其实,应该说:价值是多少?

我也不清楚,我只能说这个程序是价值产品的保障。假如没有这个过程,专利的价值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的。

最后,打个比方,说明专利和检索分析的关系。技术方案相当于布料,专利相当于衣服,代理师相当于裁缝,而检索分析,就相当于测量用户尺寸、调研市场、关注潮流,预测趋势,并基于此作规划设计。

没有事先做测量、调研、规划、设计,布料就只能是布料的价格,而不能当做一套高档衣服出售。

因此,不做检索分析的代理工作,就相当于,不拿尺子,不作测量,不做市场调研,不做设计的,制衣工厂的生产。

能够想象,这块布料,无论多高档的布料,假如就是这样的制作过程,其制成的衣服,一定是很难由市场竞争力。

布料远远<衣服的价格

还能够把技术方案看成是一块铁,专利看成是宝剑,代理师&分析师看成是铁匠。

一流的铁匠,会根据材质,设计出旷世奇宝;剑上的那颗宝石是竟然是铁匠从你的资料中提取的!

二流的铁匠,会根据既定的锻造工艺,打出一把能用的剑;

三流的铁匠,给了你一把剑,不过你只能给家孩子当玩具。

最后,特别申明,责任不能都让代理师扛,黑不能都抹在代理师的脸上。

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必须研发人员、企业高层、老总的认可、配合以及相应的RMB。

代理师,毕竟只能是受当事人委托,代表其处理具体事务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人。

不全是我的错啊!

低价竞争,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这样的事情,咱还是不要做!

企业也不要,明着占点小便宜,暗中吃大亏。

国知发保字〔2021〕1号,提出“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提升专利申请质量。而优化专利资助政策,其中1个重点方向就是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利质量和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