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

  
很多企业对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希望大家能对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的重点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就能在质量上取得保证,增强在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于三级建筑施工企业, 受人员结构、资质等级等方面影响,局限性比较多。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是通过宣贯、内审、认证3个阶段完成的。具体包含标准宣培、建立体系机构、职能分配、文件编制和发布、内审员培训、体系运行、第一、第二次内审、管理评审、模拟审核及认证等10个程序。由于这是一项新的质量体系,从思想认识,技术水平到实际操作都存在着许多难题,特别是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难度更大,本文简介该公司在贯彻ISO9000中是怎样具体解决一些难题的。

建筑企业ISO9000认证难题是:1管理部门及人员编制偏少,ISO9000标准中所要求的要素主控部门不足;2公司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在管理“接口上有所脱节;3施工项目少,使得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对体系适宜性验证资料偏少,4过程控制程序在项目部操作难度大。

1.解决管理部门及人员编制偏少的办法

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管理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均要到位,各要素均要归属于一定的主控部门。为此,我们对旧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

(1)在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中按ISO标准,规定了各要素所必须的部门及职责,力求公司的组织机构要满足标准的要求。

(2)部门设置。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职能分配;按职能分配必须,设立八个管理部门;根据要素工作内容,建立主控部门的质量职责;各要素主控部门依据程序文件及公司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质量活动。

(3)人员配置。根据质量体系要求,管理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到位上岗。

1)管理者代表及各主控部门的分管领导的明确;

2)选派思想正派及有工作经验的部门负责人;

3)根据工作必须把质检员、机管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内审员送到有关机构学习取证;

4)对公司范围内的电焊工、电工、机械工等特殊工种操作工进行上岗证培训学习。

(4)制定质量职责。我们对公司原有管理规范进行修订,且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对各职能部门及各种人员的岗位制定质量职责,使得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各行其职,各负其责。

2.公司职能部门与项目部“接口处理办法

ISO9000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对过程进行有力的控制,在建筑业中,工程项目部就是过程的具体操作点,为满足业主的要求,使工程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值,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就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接口脱节的几种表现:项目独立操作成分大;职能部门在业务及技术上介入少;由于执行项目承包制项目负责人只向最高管理者负责,因此,造成在有些环节上的不顺畅。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的对策是。

(1)行政上作出规定。公司最高领导者代表公司领导班子,下达行政指令,为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公司各职能部门是各项目部的主管机构,项目部要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指令,执行公司的程序文件,按规定办理一切申报反馈,备案及归档工作。

(2)加强部门职权。按公司新的管理规范,严格各种检查制度。

1)执行开、竣工的报审、报验、工程资料归档工作;

2)严格质量、安全、机械、资料等部门的季节检查工作;

3)针对各项检查工作,对通报的不合格项,要坚持整改反馈及验证工作,直至不合格项确认为合格时为止。

(3)执行部门服务于基层的宗旨。要求各部门能主动为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主动对公司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料、仪器、设备、配备完整后,为项目在施工中排忧解难,各部门的职能工作要确确实实的落实到工程项目中。通过各项检查、管理及服务工作,把公司部门的工作与项目部工作有机的结合,使上下“接口得以疏通,促使体系有效的运行。

3.项目部对过程控制程序操作难度的解决

(1)资料采购方面。由于项目是执行承包制,造成项目经理在物资资料采购环节自由度较大。根据实际,我们的做法是:1)采购程序中规定主材供货商,必须在公司的合格供货商名册中在册的;2)物资进场要有入帐凭证,并要做好进场物资质量及数量,型号等记录;3)供料要有供料单及领料单;4)库存要有记帐,要求物、帐、卡一致。

(2)分承包方的选择。1)要求项目部把分承包的资质及技术水平,人员等有关资料,向公司主控部门备案;2)公司主控部门对分承包方施工水平及管理等进行定期考核;3)根据考核评定结果,制定公司合格的分承包方名册,供今后选择。

4.把握时机解决工程项目偏少问题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增加了中小型企业承揽任务的难度,承建工程项目不足。在这种形势下,管理层就要把握认证时机,统盘考虑,安排在体系运行到认证期间有2~3个在建工程,以便提交认证。

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最近必须要与GB50430一起推行。因此,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加

以探讨。

一、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对标准要求理解不够深刻。

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中,一些企业对有关过程方法的要求理解不够,过程识别不到位,过程准则不

到位,过程资源不到位,特别是对外包过程的识别仅限于资料、设备和劳务,外包过程漏较多。

因此,结合建筑企业设计与施工的特点,识别并合理策划过程的运作准则、要求。一方面,规定管理

体系的总体运作要求;另一方面,以落实总包责任为目标,完整识别外包过程,包含外埠的试验手段、工

程供方、设备租赁及人员采购等。识别外包过程后应按照7.4"采购"的要求进行控制,对外包过程进行动

态监视和测量(检查、监督),重点对重要管理过程、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进行验证。

二、建筑企业ISO9001认证对管理职责的设计及运作明显错位。

标准的第5章对企业管理职责的内容和运作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核心是对领导职责的要求。但

是,从现场审核情况看,一些企业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领导职责规定内容不完整。

二是员工职责没有实现任务、权限和相互关系的要求。

三是管理评审没有与企业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顾客满意度测量与顾客关注焦点不一致,特别是总经理在其中的职责定位不准,不知应些什么。

五是总经理的工作的接口不好,出现要么职责空泛,要么实施不了的尴尬局面。

六是对质量目标的分解过于单一,没有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目标进行分解。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作:

一是尽快完善领导的职责,对领导者的权限及运作的关系进行细化,解决领导者之间的扯皮问题。

二是适当对下级授权,赋予其一定的权利,这样既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又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质量

管理原则。

三是适当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和项目,把企业的日常管理决策与管理评审统一起来,形成不断改进的

决策机制。

四是强化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和测量,建立总经理主持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和测量,建立总经理主持顾客

满意度评估的制度;在经营投票过程中,由总经理对顾客要求进行识别或评审,使顾客的要求在内部得到

及时沟通。

五是理顺总经理与部门工作的接口,总经理的职责应着重进行管理职责的决策和分析评审,而部门则

应注重执行决策和运作过程。

六是应逐级分解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支持性目标,包含人员、设备、安全、进度等。

三、对资源管理的理解与实施反差较大,能力考核与培训的接口不清。

具体表现为:

一、不能正确理解资源管理策划的,策划方式和内容空泛、繁琐。

二、不能把握人员能力的确认能力识别不到位。

三、培训需求输入信息不足,未能与岗位能力的识别与需求接口。

四、培训的覆盖面不到位,对一些岗位(特别虽关键岗位)的培训力度不够。

五、基础设施的理念与运作相差较大,基础设施(特别是施工条件)未真正满足要求。

六、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未将季节性施工与专业施工的特点结合考虑,环境管理动作层次较低。

七、人员采购与人员能力评价没有很好结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不够。

显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念和认识的完善。资源管理要为施工生产提供合格的资源条件,从

过程运作方面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资源管理的策划,能够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等进行,也能够直接实施,但要

依据行业规定进行。

二是应把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及技能结合起来,制定基本的岗位人员标准,赋予其相应的职责,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的识别明确员工的能力。

三是应把员工能力考核的结果作为培训计划的输入,针对需求合理地安排好培训计划。

四是扩大培训的范围,进行全员培训,重点是关键岗位人员(项目经理、质检员、技术员、计量员等

)的培训。

五是转变观念,适当增大投入,从基础设施上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减少事故风险。

六是强化对施工过程环境的控制力度,把冬施、雨施的环境控制与工程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注重影响

正常施工要求的环境因素,力求环境控制到位。

七是针对人员能力识别及经历、教育、培训的要求,完善人员采购、劳务采购的程序;应把员工聘任

与劳务评审纳入7.4"采购"的范畴,将人员的能力识别作为7.4.3条款的验证内容,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到位

、有效。

四、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漏洞较多,控制不到位,效果差。

产品实现过程是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主要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产品实现过程,特别对特殊、关键和重要过程的识别不完整,漏项较多。

二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策划与现场需求错位,形成施工策划与运作"两张皮"。

三是设计交底未到达工序,内容不完整。

四是对顾客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要求未评审,导致过程控制出现差错。

五是过程设计与产品设计概念不清。

六是对采购产品验证的内容和方式不正确,对专业供方、人员采购的验证大量漏项,过程缺少动态验

证。

七是过程设备能力控制和识别力度不够,设备管理停留在事后维修的层面上。

八是测量设备的自检范围,将其覆盖所有测量设备和工具,检定方法应有依据,检定手段应符合量值

传递的准确性要求。

五、测量、分析和改进理念较差,运作层面错位明显。

一、改进策划与测量活动策划较弱。

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方式单一,评估方法不尽合理。

三、对内审过程识别深度不够,对内审的效果验证流于形式。

四、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层次与接口不当,频次和运作内容不明确。

五、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效果较差,输入信息与评审活动不规范,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流于形式。

六、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作用混为一谈,改进方式错位明显。

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是从理念入手,认清测量、分析和改进的逻辑关系,用PDCA的思路,开展质量管

理的改进工作。

一是将改进策划、检验试验策划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将其贯穿在相应的策划文件(如施组、方案)中

二是理顺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方式,既能够由顾客填写表格反馈,也能够由顾客作出评价后,由企业人

员填写记录,重点是施工和服务的全过程满意度测量。

四是由项目部监视各类供方及工序活动,由公司监视项目部管理层的运作架构,将其与内审有机结合

,达到过程监视的目的。

五是建立并完善数据统计分析的信息输入渠道,从项目工程的专项数据统计分析、各系统的管理、企业整体管

理等进行分层分析。

六是明确改进的要求,包含纠正预防措施以及目标、数据统计分析、内审等方面的内容,即改进不仅仅是

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并且包含对符合性过程及产品的改进。改进的方式能够因地制宜、分层次实施,但运

作时必须将其融入施工和管理过程,不能成为"空中楼阁式"的改进。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