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很多企业对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希望大家能对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

OHSAS18000标准的新转变

OHSAS18001是由一些独立的国家标准制定组织和认证公司于1999年共同制定和发布的准则文件。 OHSAS18001在出版之后,由于被证明是一种实现组织职业健康安全(OHS)承诺的良好方法,从而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应用。今日,OHSAS18001已经被100个国家15000家公司所采用。 OHSAS18001标准已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通过这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 理系统,能减少事故发生、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持续改进。尽管OHSAS 18001并不是治愈组织中所有OHS问题的良药,可是它具有独 特的全球认可地位,通过这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能实现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持续改进。 尽管取得了成功,但OHSAS 18001仍然必须不断更新。2006年,包含法国 国际检验局的OHSAS编委会开始了修订工作。OHSAS 18001标准修 改的最初工作草案于2006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 2006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OHSAS工作小组会议上在审阅了500条意见后,第二版工作 草案于2006年11月公开征求意见。2007年3月在中国上海,OHSAS工作小 组又对征集来的有关第二版工作草案的500 多条意见进行了审阅并在标准修订的语言上达成共识。 OHSAS 18001:2007版标准于2007年7月1日发布,此次新版本相比以往将更加注重以结果为导向,具备了与ISO 9001:2000和ISO 14001:2004更好的兼容性。结合了经过实践证明的现代OHS管理理念,完善了 其中的要素和定义。这将进1步推动组织对其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并为OHSAS赢得更多关注。通过OHSAS 18001:1999版认证的组织拥有2 年的证书转换期 (至2009年7月1日)。由于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GB/T28001-2001,并不是等同转换OHSAS18001,新版本的转换并没有1个限定期限,但参照新标准的修订,对我们各获证组织优化OHSMS会带来协助。新版OHSAS18001(2007版)与旧版(1999版)的差 异与旧版文件相比,新版标准主要的转变有: 01. 现在更加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和与 “安全”之间的平衡。02. 新版OHSAS 18001把自 己作为1个标准而不是象旧版那样作为1个规范或1个文件。这代表着OHSAS 18001将逐步成为OHSMS国家标准的基础。 03. "PDCA"模型图只在概述中作为1个整体给出,不是在每个主要要素开始时给出局部图。04. 在第2章的参考文献中仅给出了国际性参考文件。05. 增加了新的定义,修订 了现有的定义。06. 整个标准大大改进了与ISO14001:2004的一致性 ,并加强了与ISO9001:2000的兼容性。07. 术语“可容许的风险”被“可接受的风险”所代替。08. 术语“事故”包含在“事件”之中。 09. 术语“危险”的定义不再涉及财产损失或工作 环境的破坏。现在考虑到这种“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的破坏 ”与职业健康安全没有直接的关联,职业健康安全才是OHSAS标准的宗旨,这种损失包含在资产管理的领域之中。可是对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的“损失”的风险,组织应通过风险评估过程加以识别,并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以控制。 10. 4.1条 组织应明确其OH&S 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 成文件。11. 4.2条 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针的内容应包含预防伤害与疾病以及持续改善OH&S管理和OH&S绩效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OH&S 方针的框架。 12. 4.3.1条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估的范围、评估方法及控制 措施的制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便考虑分级控制;对变更管理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3. 4.3.2条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 OH&S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组织应遵守的适用的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 14. 4.3.3条 参照ISO14001:2004,将要素4.3.3 与4.3.4进 行了合并。15. 4.4.3条将沟通、参与和协商拆分为两个子条 款,对员工参与和协商提出了新的要求。16. 4.4.4条明确了 体系文件的范围。17. 4.4.5条与ISO9001标准更为一致。 18. 4.4.6条变更管理被明确提出。 19. 4.4.7条在策划应急响应中明确提出了应考虑有关相关方 的需求,例如应急服务和邻居。20. 4.5.2 条增加了一 个新条款“合规性评估”强调了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21. 4.5.3.1条对事件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22. 4.6条 对管理评审提出了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要求。参照上述的转变,大家能够看出,体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只不过更加明确了一些要素的要求,与ISO14001:2004增加了兼容 性。OHSAS18001:2007 /OHSAS 18001:1999 /ISO14001:2004标准条款对照表

OHSAS 18001:2007

OHSAS 18001:1999

ISO14001:2004

——

前言

——

前言

——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适用范围

1

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2

参考资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23 项)

3

术语与定义(17 项)

3

术 语与定义(20 项)

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素

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素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4.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4.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

策划

4.3

策划

4.3.1

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明确控制措施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与其它要求

4.3.2

法规以及它要求

4.3.2

法规和其它要求

4.3.3

目标与方案

4.3.3

目标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3.4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

实施与运作

4.4

实施与运作

4.4.1

资源,角色,职责, 责任和权限

4.4.1

机构与职责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与意识

4.4.2

培训、意识及能力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4.4.3

协商与交流

4.4.3

信息交流

4.4.3.1

沟通

——

——

——

4.4.3.2

参与和协商

——

——

——

4.4.4

文件

4.4.4

文件

4.4.4

文件化

4.4.5

文件控制

4.4.5

文件与资料管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4.5

检查

4.5

检查与纠正措施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绩效测量与监测

4.5.1

绩效测量与监督

4.5.1

监视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

4.5.2

符合性评价

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5.3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3.1

事件调查

——

——

——

——

4.5.3.2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

——

——

——

4.5.4

记录控制

4.5.3

记录及记录管理

4.5.4

记录控制

4.5.5

内部审核

4.5.4

审核

4.5.5

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4.6

管理评审

4.6

管理评审

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OHSAS18000标准要素和理解要点

3.1 总要求

标准内容:组织应建立并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理解要点:组织应建立一套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

3.2 方针

理解要点:

1. 最高管理者批准

2. 两个承诺

3. 定期评审

4. 适合于组织

5. 形成文件

6. 传达所有员工

7. 为相关方所获取

3.3 计划 3.3.1

标准内容: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

理解要点:

1、建立并保持程序应能够满足明确危险、危害因素,判断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现新问题时及时更新确保体系的要求。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

2、此要素流程

3、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4、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等

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含员工,外来访问者等

6、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评价方法的选择不是一层不变的

•选择的方法能提供风险级别

•方法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方法的提供设备要求信息、培训要求的开展运行控制的信息

•要有必要的监测活动,从而保证方法实施的有效和及时对于尚未建立体系的组织,首要任务是进行初始评审,评审内容

法规要求:

危险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重大危险因素的明确

对所有现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危险因素的考虑,应包含三种状态、3个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3个时态:过去(如遗留的危害)现在将来(潜在的法规要求)

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

3.3.2 法律及法规要求

理解要点:

1、建立程序,该程序用于识别和获取应遵守的法规要求

2、法规应保持最新

3、传达致员工及相关方

3.3.3 目标

理解要点:

1、符合方针要求

2、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3、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

4、目标文件化

5、建立目标时,法规要求,重大风险相关方的观点是关健,同时也要受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的限制

3.3.4 管理方案

理解要点:

1、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

2、管理方案的内容包含

 规定职责和权限,具体负责人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对定期评审方案,修改方案作出规定

3、通常而言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应编制管理方案

3.4 实施与运行 3.4.1 机构和职责

 理解要点:

1、规定所有岗位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包含食堂,并文件化,予以传达。

2、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

3、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4、提供必要的资源

5、管代的职责

对OHSAS负责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绩效

3.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理解要点:

制定程序并保持,并考虑不同层次和要求

对人的能力进行鉴定,明确培训需求,并予以培训实施

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之意识到

1)遵守方针、程序、OHSAS要求的重要性

2)职业安全卫生的改善对个人的效益

3)清楚自身的职责和权限

4)不按规定做可能带来的后果

3.4.3 协商与交流

理解要点:

1、要有程序,用于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

2、协商与交流分内部和外部

3、内部交流与协商是各部门、各层次间进行。、如各部门与管代交流体系运行情况,体系的监测、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传达到各员工,协商的内容主要包含方针、目标、计划、制度的的制定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事故调查处理等,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且应在文件中规定、其员工权力。

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修订,员工要参与

改变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情况要与员工商讨

要有员工代表

员工知道管理者代表和员工代表

4、外部协商与交流

外部信息交流主要是指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外部交流是明确危险因素和评价其重要性的手段之一。

3.4.4 文件

理解要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提供查询文件的途径(如目录,引用文件等)

3.4.5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理解要点:

1、制定程序,包含文件的批准与发布

 文件的使用与管理

 文件的评审与修订

 失效文件的处理与保存

2、文件控制的范围

 体系文件

 法规文件、技术标准、检验规范

3.4.6 运行控制

理解要点:

对于那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活动应制定相应文件,明确规定运行标准和要求。

相关方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对其要有成文的管理程序,如提供货物,承包方的服务等。

对新增加的工作项目,要针对其设计和人力配置,建立并保持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的内容包含:

作业场所危险辨识、评价

产品和工艺设计安全

作业许可制度(有限空间、火、挖掘等)

设备维护保养

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标志

物料搬运与贮存

运输安全

采购控制

供应商与承包商评估与控制等

3.4.7 应急预案与响应

理解要点:

制定并保持处理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程序

程序应至少包含:

1)辨识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评价发生的可能性

2)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怎样控制其发生 

3)发生后可能作出响应,并减少其影响

4)定期试验

建立一套评价应急预案与响应的计划和程序

组织对每1个重大危险设施都应有1个现场应急计划,其内容:

1)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2)与外部机构的联络(消防、医院等)

3)报警、联络步骤

4)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

5)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6)应包措施等

3.5 检查与纠正措施 3.5.1 绩效测量与监控

理解要点:

1、建立程序

程序应告诉工作人员怎样进行例行的监测工作

怎样对使用的监测设备、仪器进行维护

怎样参照标准进行评价

怎样上报有关部门

 2、监测

对组织从事实现目标的活动进行监测

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保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对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符合性的监测

对事故、职业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历史证据,(即已发生问题的监测)

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与法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不断改进

3、主动监测被动监测

主动:是超前的积极的预防性监测

被动:指反应性的必须的测量如事故发生后的测量

3.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理解要点:

1、建立程序主要用于控制处理,调查事故、事件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影响,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发生,程序中要对纠正措施进行评价,以防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作出规定,即对新的纠正措施应进行风险评估

2、对事故、事件、不符合应做到(三不放过)

查清不符合的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

修改原有程序

对不符合和纠正措施进行记录

3.5.3 记录和记录管理

理解要点: 有程序、规定记录怎样标识保存和处置

记录清楚、标识明确、便于查阅、保存完好规划、保存期限

3.5.4 审核

理解要点:有程序、明确计划(年度)、明确频次、明确方法(集中式、滚动式)、制定具体计划、审核实施及跟踪检查、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审核报告,以供管理评审

3.6 管理评审

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每一年至少一次要有评审前的信息资料

评审内容:

1)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

2)内审报告

3)方针、目标、计划(方案)及实施情况

4)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5)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6)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7)实施管理体系的资源是否适宜

8)体系要素及相应文件是否要修订

评审结果,结论或决定都应予以落实

保存评审记录

建立新目标、制定新的管理方案

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