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

  
很多企业对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

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

7.5.2创建和更新

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或参考文件编号);

b)形式(例如:语言文字、软件版本、图表)和载体(例如:纸质的、电子的):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应予以控制,以确保其:

a)在必须的时间和场所均可获得并适用;

b)得到充分的保护(例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完整性受损)。

为了控制文件化信息,组织应进行以下适用的活动:

--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存储和保护,包含保持易读性;

--变更的控制(例如:版本控制);

保留和处置。

组织应识别其明确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运行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适学应对其予以控制。

注:“访问可能指仅容许查阅文件化信息的决定,或可能指容许并授权查阅和文件化信息的决定。

【理解要点】

1.创建和更新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当确保适当的:

--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或参考文件编号);

--形式(例如:语言文字、软件版本、图表)和载体(例如:纸质的、电子的):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2.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信息予以控制非常重要,其目的是确保:

--信息能够被适当的组织、部门、职能、活动,或合同方识别;

--组织保持的信息能够得到定期的评审,必要的修订,并在发布以前得到被授权人的批准。

--在所有对体系有效运行而言所必不可少的场所,都能得到现行版本的文件化信息,包含保满足要求所必须的文件化信息;

--作废的文件化信息需立即从各发布点,使用处或状态中撤回。某些情况下,例如出面和(或)知识保护目的,作废的文件化信息仍可作为实现结果的证据予以保留。

3.在无法获取文件化信息的情况下,符合惯例规定的行为可被认为是满足要求的。

4.通过下述方式能够对文件化信息实施有效的控制:

--规定适当的格式,包含唯一的标题、编号、日期、版本、修订历史和权限;

--将由组织保持的文件化信息的评审和批准工作,分配给具有足够技术能力和组织权限的人员;

--保持有效的分发系统。

ISO14001:2015理解与实施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组织应明确:

a)必须监视和测量的内容;

b)适用时的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以确保有效的结果;

c)组织评价其环境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

d)何时应实施监视和测量;

e)何时应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适当时,组织应确保使用和维护经校准或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应按其合规义务的要求以及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就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进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理解要点】

1.组织应当采用系统的方法定期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这将使组织能够准确地报告和交流其环境绩效。

监视通常是指定期观察的过程,无需使用监视设备。测量通常是指使用特定设备定量或定性地明确被测量对象性质的过程。因此,适当时测量可隐含有附加的控制需求,目的是确保测量设备的持续可靠性,例如:校准。

2.组织应当明确需监视和测量的内容,此时必须考虑环境目标、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和运行控制。这应当包含明确收集数据的频率和方法。

3.为了将资源集中用于最重要的测量上,组织应当选择易于理解并能为环境绩效评价提供有用信息的参数。参数的选取应当能反映组织运行的性质和规模,并适合于组织的环境影响。参数的示例包含物理参数,例如:温度、压力、pH值、物料使用量、能效、包装运输的选择等。关于参数选择的指南,见GB/T 24031。

4.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监视和测量具有多种目的,例如:

--追踪实现环境方针承诺、环境目标和持续改进的进展情况;

--为明确重要环境因素提供信息;

--为履行合规义务收集排放数据;

--为实现环境目标而收集水、能源,或原资料使用的数据;

--为支持或评估运行控制提供数据:

--为评价组织的环境绩效提供数据;

为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提供数据。

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更多指南见GB/T 24031。关于量化环境信息的指南见ISO/TS 14033

5.为保证结果的正确性,监视和测量应当依循适当的过程,并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例如:

--选择抽样方法和数据采集技术;

--规定适当的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要求;

采用可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

使用胜任的人员;

--采用适宜的、包含数据解析和趋势分析在内的质量控制方法。

6.适当情况下,组织应当考虑选用其检测技术被国家认可机构认可或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实验室。假如未经许可或批准,组织可考虑其他适合的方法,用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分样分析、标样比对、技术水平测试方案等。

7.组织应当分析监视和测量结果,并利用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识别不符合、合规义务限定要求的遵守情况、绩效趋势和持续改进机会。数据统计分析可包含对形成可靠信息所必需的数据的质量、正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的考虑。为了提高判断预期结果是否被实现的可靠性,能够使用统计学工具。适当时,这些工具可包含图解法、指数法、集合或权重法。

8.用于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书面程序有助于提供所生成数据的一致性、可复制性和可靠性。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应当以文件化信息的形式予以保留。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