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

  
很多企业对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希望大家能对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

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

24类清洁行业服务企业专项资质

1、物业清洁(托管)维护服务企业资质

2、硬材(石材、地坪)清洗养护服务企业资质

3、集中空调系统清洗维保服务企业资质

4、有害生物防制服务企业资质

5、织物清洗养护服务企业资质

6、电子电气清洗服务企业资质

7、管道疏通清洗服务{管道疏通(化粪池)清洗服务、化粪池清掏清洁服务}企业资质

8、高空外墙清洗服务企业资质

9、室内环境净化与监测服务企业资质

10、油烟管道清洗服务企业资质

11、锅炉清洗维保服务企业资质

12、市政环境清洁维护服务(道路清扫或垃圾清运)企业资质

13、汽车美容清洗服务企业资质

14、文物清洗维护服务企业资质

15、化学防腐清洗服务(化学防腐、储罐、工业管道清洗服务)企业资质

16、皮革清洗养护服务企业资质

17、高压水射流清洗企业资质

18、医院消毒清洁养护服务企业资质

19、建筑物日常清洁养护施工企业资质

20、建筑物二次供水设施清洁养护施工服务

21、客运车辆保洁服务企业资质

22、水域(河道)清洁治理企业资质

23、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企业资质

24、垃圾(固废)资源化处理服务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和作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InformationSecuritryManagementSystems)GB/T22080-2016/ISO/IEC27001:2013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基于业务风险方法,用于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组织的信息安全系统,其目的是保障组织的信息安全。它是直接管理活动的结果,标明成方针、原则、目标、方法、过程、检查表等要素的集合,涉及到人、程序和技术。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和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参照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按照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建立的全面规划、明确目的、正确部署的、组织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达到动态的、系统的、全员参与、制度化的、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实现用***的成本,保障信息安全合理水平,从而保证业务的有效性与连续性。组织建立、实施与保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好处主要有下几点:

1.引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协调各个方面信息管理,从而使管理更为有效。2.能够增进组织间电子商务往来的信用度,能够建立起网站和贸易伙伴之间的互相信任,为广大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提供1个基础的设备管理。同时,把组织的干扰因素降到最小,创造更大收益。3.通过认证能保证和证明组织所有的部门对信息安全的承诺。4.通过认证可改善全体的业绩、消除不信任感。5.获得国际认可的机构的认证证书,可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拓展您的业务。6.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降低这种风险,通过第三方的认证能增强投资者以及他利益相关方的投资信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1个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体系的建立必须基于系统、全面和科学的风险评估。ISMS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遵守***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强调全过程和动态控制,本着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控制方式保护组织所拥有的关键信息资产,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从而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和业务运作的持续性。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每家组织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组织在建立与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但总体而言,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和准备

策划和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各种前期工作。内容包含教育培训、拟定计划、安全管理发展情况调研,以及相关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2、明确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范围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就是必须重点进行管理的安全领域。组织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能够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也能够在个别重要部门或领域内实施。在本阶段的工作,应将组织区划成不同的信息安全控制领域,这样做易于组织对有不同需求的领域进行适当的信息安全管理。在定义适用范围时,应重点考虑组织的适用环境、适用人员、现有信息系统、现有信息资产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等。

3、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

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生成、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调研和评价,以及评估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信息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4、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规划和建立1个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要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从信息系统的所有层面进行整体安全建设,从信息系统本身出发,根据业务性质、组织特征、信息资产状况和技术条件,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进行风险分析、需求分析和选择安全控制,准备适用性声明等步骤,从而建立安全体系并提出安全解决方案。

5、信息安全管理文件体系编写

建立并保持1个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ISO/IEC27001:2013标准的总体要求,编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也是1个组织实现风险控制、评价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不可少的依据。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文件中应该包含有:安全方针文档、适用范围文档、风险评估文档、实施与控制文档、适用性声明文档。

6、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以后,组织应按照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审核与批准并发布实施,至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将进入运行阶段。在此期间,组织应加强运作力度,充分发挥体系本身的各项功能,及时发现体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采取纠正措施,并按照更改控制程序要求对体系予以更改,以达到进1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

7、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体系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对体系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明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过程。体系审核包含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第三方审核)。内部审核通常以组织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检查的基础;外部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能够提供符合要求(如ISO/IEC27001)的认证或申请注册。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1个目标叠加的过程,是在不断发展转变的技术环境中进行的,是1个动态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要想获得有效的成果,必须从评估、防护、监督、响应和恢复,这些都必须从上到下的参与和重视,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与过程,起不到真正有效的安全控制的目的和作用。

申请GB/T22080-2016/ISO/IEC27001:2013认证流程: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