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

  
很多企业对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希望大家能对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了以下九类受保护的作品:1.文字作品。它是指以文字、符号、数字等表现的作品。它包含: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小说、诗歌、散文、译著、工具书等作品;以数字表现的统计报表;以符号表现的盲文读物和综合运用文字数字和符号表现的作品。计算机程序是一种以特殊语言表现的作品,属于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它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创作的、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它所必须的条件与书面作品相似,即它应该反映作者的个性,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具有独创性。对于口述作品的法律保护,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上有两种不同的作法:一种做法是,作品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否则不能成为著作权法的客体。英美法系国家采用此种做法。另一种做法是作品无须以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作为受保护的条件。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采用此种做法。我国《著作权法》采用此种做法。《伯尔尼公约》中也规定:不以物质形式固定的口述作品和音乐、戏剧和舞蹈作品均受保护。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以乐谱形式表现的能够演唱或演奏的带词句或不带词句的作品。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剧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作为著作权客体的戏剧作品是戏剧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戏剧是表演,不是著作权的客体,它受著作邻接权的保护。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作品。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类作品。舞蹈作品是指通过人体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表现的作品。杂技艺术作品是指以蹬技、手技、顶技、口技、车技、武术、爬竿、走索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作品。这是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后新增的一类保护对象。4.美术、建筑作品。美术作品是指以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以线条色彩或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通常分为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中规定,实用美术作品包含在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对于保护范围和条件,各国可依具体情况作出选择。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尽管没有名列实用艺术作品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可是,根据著作权法对复制权的定义,应认为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不取决于作品是否有实用功能,也就是说,纯美术或者实用艺术都属于美术作品①。因而我国对实用美术作品是保护的。著作权法对实用美术作品保护的是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造型或艺术图案,与表现作品的物质资料无关,也与实现作品的技术手段工艺无关。建筑作品是指通过一定的形状色彩来表现个性与美感的建筑物。《伯尔尼公约》中规定保护的是建筑以及与建筑有关的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指出建筑艺术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可是没有涉及建筑艺术的保护范围。5.摄影作品。它是指借助器械,在一定载体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摄影作品应该是在取景、构图或图像中的任何一部分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纯复制性的摄影作品不受保护。6.电影作品及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影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物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包含:影视作品、录像作品、载有音像节目的半导体芯片、激光视盘等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指用各种线条绘制的,说明拟建工程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的平面图案。产品设计图是指用各种线条绘制的,说明生产的产品的结构和造型的平面图案。模型、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是指地图、线路图、解剖图等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图形或者模型。此类作品属于科学作品,它的独创性取决于素材、符号等表现形式的选择和使用,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独创性。8.计算机软件。它是指计算机程序及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能够被自动转化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符号化语句序列。它包含源程序和目标程序。源程序是指用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目标程序是指源程序经过编译或解释加工以后,能够由计算机直接执行的程序。同一程序的原文本应视为同一作品。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但具体的保护内容和方式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不过迄今为止,还未制定出相关的法规)。《伯尔尼公约》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保护。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那些作者不明但有充分理由能够认定是公约某成员国创造的、未出版的作品,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法》第3条对作品所作的上述分类,没有采用单一的标准,因此各类作品之间必然会有重合、交叉的现象。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表述主要采取了列举的方法,在列举之末又以“其他”来涵盖了作品扩张的可能形式。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一定的思维表达只要符合作品的形式,满足合法性的要求,都应当纳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著作权法保护客体例外

著作权源于对作品独创性过程中所蕴含的智力活动进行保护而设定,从著作权诞生到现在,著作权客体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将众多种类和表现各异的作品纳入到著作权客体范围之内,以适应社会不断出现新的作品创作必须。可是,出于社会发展和维护公序良俗的必须,各国著作权法将一部分作品排除在著作权保护客体的范围之外,以我国为例,主要有如下作品: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以及官方正式译文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来看,上述作品都是智力劳动成果,属于作品的范畴,可是从其作者的身份和所表达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意志来看,或从作品所使用的目的来看,不能将其限制在著作权保护客体范畴之内,否则将会影响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此,上述官方文件和官方译文不享有著作权。2.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指具有时效性的单纯事实消息。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传播给广大公民,鉴于其所负有的主要作用是宣传、通告已发生的事实.就应该容许每个公民对其自由使用.阂此,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保护。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概括出来的规律,是全体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不能被授予专用权,也就不能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保护。4.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著作权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各国在此过程中,会根据本国立法的历史渊源和立法习惯,以及国家政权统治的必须,将一部分作品列为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从而排除在著作权保护范围之外,其主要作品种类集中在反对国家政权、宣扬反人类反社会或淫秽暴力的作品等。5.超出了著作权法保护地域和期限的作品著作权是具有地域和时效的权利,作品作为著作权保护客体.也受到了地域和时效性的限制,当作品的著作权超出了保护地域和期限时,作品不被著作权法所保护。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