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

  
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希望大家能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教师RemigiusN.Nwabueze阐述了其对遗传资源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看法,从而揭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的抢夺。他认为发达国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带来的补偿能够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必要的动力,其实是发达国家企图侵占发展中国家基因资源的一种托词,是发达国家的自我利益和其国内卫生保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所致。发达国家的植物基因资源几乎完全消失,正面临着基因危机,并且这一危机由于药品制造正由合成制品转向天然制品而更加复杂。而发展中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人类基因资源,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基因资源的严重依赖。这才是发达国家在保护南半球生物和基因资源的真正原因。目前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和基因资源无偿使用问题的国际和国内的解决框槊,说白了就是生物盗版、生物奴隶或生物殖民主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学院Graemew.Austin教授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探讨了在发生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时,怎样选择适用法律的问题。他认为国际知识产权ResourCEsJ].CardozJournalof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Law.2003.11(2)保护的效率和对国家主权的尊重在该问题目前和今后的探讨中尤为重要。坚持严格的地域管辖从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的思想会阻碍国际知识产权的执行和商业性的开发,但同时对1个国家领土和礼仪习惯的尊重也十分重要。领土观念和礼仪习惯通常是1个国家主权的最好的表现。在探讨了国际私法原则中主权与效率的紧张关系后,他认为美国采取的使用与财产和当事人有最密切关系的法律决定版权所有人,比澳大利亚联邦法院采取的由侵权地法明确版权所有人更好。由于一方面,后者可能导致适用多个国家的法律,尤其当版权侵权诉讼涉及不同地域管辖时。而美国的做法则兼顾了效率和主权。著名知识产权学者PanelaSamuelson认为,目前的环境已经使版权制度影响到了每1个人,因此其必须1个新的政治经济学。ChristopherMay指出,法学家们必须利用政治经济学历史方法来纠正以往那种只看重先例和学术争论的做法。应该明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和概念的发展历史,并将这一过程与知识生产相联络。假如希望知识经济能够产生丰硕成果,就必须发展出一套知识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关系理论。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也指出,全球化进程包含了全球信息社会的形成·信息社会产生和利用的核心资源是知识和信息,因此,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必须对当前的体系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致使知识稀缺。知识的传播和全球知识共有财富的急需正在成为1个迫切的政治问题。目前我们缺少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知识产权公认的保护范围

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范围包含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颁布和实施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齐全的一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主要种类如表1-1所示。知识产权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名称通过日实施日修订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2.8.231983.3.11993.2.22(第一次)2001.10.27(第二次)2013.9.3(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1983.3.101983.3.101988.1.3(第一次)1993.7.5(第二次)1995.4.23(第三次)2002.8.3(第四次)2014.5.1(第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3.121985.4.11992.9.4(第一次)2000.8.25(第二次)2009.10.1(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1985.1.191985.4.11992.12.12(第一次)2001.6.15(第二次)2010.1.9(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9.71991.6.12001.10.27(第一次)2010.4.1(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1.5.241991.6.12002.8.2(第一次)2013.3.1(第二次)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1992.9.251992.9.3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9.21993.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1995.7.51995.10.12004.3.1(第一次)2010.4.1(第二次)特殊标志管理条例1996.7.131996.7.13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3.201997.10.12013.3.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2001.3.282001.10.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12.202002.1.12011.1.8(第一次)2013.1.30(第二次)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