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

  
很多企业对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希望大家能对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

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有商标法;还有就是专利法;同时还有就是著作权法;这些都是能够保护当事人的知识产权;但对于不同的法律条款所法律的作品就会不太一样;但前提也要确保这个作品是自己的。>

一、我国什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包含《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础法律制度,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规范。其中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发明创造,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法保护的对象是商标,商标是识别某商品、服务或与其相关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标志。著作权保护的是具备独创性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什么?

1、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遵循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信守企业间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同、承诺。既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也注重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赢得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荣誉与尊严。

2、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仅有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拥有企业所在领域的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弱者地位,才能有经济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影响力。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学习别人的同时立足自主创新,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能力。

3、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依法办事。不侵害别人的知识产权;不盗用别人的专利技术;不制造、不使用、不销售、不传播假冒产品;不盗用和仿造别人的商标、产品标识和外观设计。

4、坚决与侵害别人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积极举报涉及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遏制、查处和打击工作。

综合上面所说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拥有作品的人而言是必须要存在的法律,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法我国也是分了不同的类型,在申请的情况下就会根据不同的作品来进行选择不同的法律保护,因此,执法人员在处理的情况下就会结合具体情况来。

我国声音注册商标实质审查标准的提出

2014年5月1日我国新实施《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了保护范围(参见《商标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别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含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能够作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截至2018年11月30日,我国声音注册商标申请量已达622件,但仅有15件申请注册成功(笔者根据官网统计,主要有以下单位申请注册了声音商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诺基亚公司、因特尔公司、广东益华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宝马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奥誓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尤妮佳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声音注册商标之难,不言而喻。2014年5月4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公司”)向国家商标局申请申请注册声音商标“滴滴滴滴滴滴”(以下简称“QQ提示音”),申请号为“14502527”,指定使用在第38类“提供互联网聊天、电子通讯以及信息传送”等10个服务项目上。2014年8月24日,商标局驳回该申请注册申请,腾讯公司随即向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复审请求,商评委作出了驳回复审决定书。腾讯公司不服商评委作出的驳回复审决定书,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判决撤销被告商评委的驳回复审决定,并要求商评委针对QQ提示音重新作出审查决定(参见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2016)京73行初3203号《腾讯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其他一审行政判决书》)。商评委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直至2018年9月27日,历时4年零5个月的腾讯声音商标案终于落下帷幕,二审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裁判结论适当,腾讯声音商标具有显著性,支持QQ提示音注册商标(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8)京行终3673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二审行政判决书》)。分析上述声音注册商标案例,主要存在以下难题:第一,声音商标是否具有固有显著性,怎样认定?第二,声音商标使用获得显著性条件应该怎样规定更合理?第三,与传统商标相比,通用性声音、功能性声音和禁用声音怎样规范?第四,与传统商标相比,声音商标相同、近似判断怎样实现,怎么做更直观、更可靠?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