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

  
很多企业对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希望大家能对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

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

近现代商标财产属性的确立随着大商人逐渐控制大行会,行会制度也就随之演变成大商人控制劳动市场的手段之一,行会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商人和手工业者也不再被强制使用特定商标。但工业革命导致了区际贸易的兴旺和生产的规模化,许多商人继续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商标。而大众媒体的发展和广告业的兴起,更对商标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19世纪后半叶,生产者和批发商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区分此前不能区分的商品,并由此创造了商标的全新功能。像燕麦等消费品是不具有辨识力的,但假设从杂货店散装货柜中取出一些燕麦,并将它们装在1个干净整洁的筒里,筒外贴着纯洁并有益健康的标志,这些燕麦片由于包装上的有益健康的标志而能够区别于其他燕麦。尽管这种标志是否能够作为这些燕麦的显著特征存在很大的争议,但还是被作为商标来看待。显然,这种带有商标保证的燕麦片,与那些被它取代的、无品牌的燕麦片相比,在质量上应当更稳定和统一。因此,早期的管理标志与现代商标具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明确生产者,而后者区别不同的商品,商品能够拥有1个完全不同于生产者的身份。将商品的身份与商品生产者的身份相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它将商标的商誉与拥有该商标的特定家族或团体相分离;另一方面它将容许同1个生产者进入不同的生产领域而无需担心会冲淡其商标。在行会控制商标的早期,1个手工艺者不可能将其身份标志同时使用在刀具上和布匹上,而现代的公司则能够以不同的商标生产完全不同的商品,甚至能够在同一商品上同时使用多个不同的商标,让同一商标权人在同一商品上拥有的不同品牌相互竞争。据说宝洁公司拥有的商标数量已经超过了所有昆虫的种类,并且在同一商品上往往使用几个不同的商标,如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洗发水上同时使用了飘柔、海飞丝、潘婷、伊卡璐、沙宣等商标。将商标从生产者身份中解放出来,对扩大生产规模具有重要的作用,商标所有人能够利用其商标进行投资、许可、转让,也能够进行贴牌生产。因此,商标这一属性的改变导致了商标的许可使用制度和商标转让制度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也开始将商品上的标志视为商品来源的象征,并且在作出购物决定时,他们越来越依赖商标。随着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一些商标表明了特定的生产者,进而表明一定的质量标准,商标的性质就从早期作为明确责任的依据转变为表明一定质量水平的指示器。商标在此发生了质的蜕变,实现了从社会控制工具,向表明产品来源于特定生产者进而代表一定质量水平的标志演进,商标的财产属性逐渐被认同。在1742年的Blanchard诉Hill案中确立了商标排他权利,在1777年审理的Carbrier诉Anderson案中确立了商标赔偿制度,在1783年审理的Singelton诉Bohon案开启了欺诈之诉,在1816年审理的Day诉Day案开始签发禁令禁止侵犯商标权行为。在1833年的Blofeld诉Payne案中法院认为,原告在依据普通法提起侵犯商标权损害赔偿之诉中,不必须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者销售的商品质量比该商标商品质量低劣,也不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原告因该侵权行为受到了实际损失。在1838年,ChanCEllor爵士和Cot-tenham爵士审理Millingtonv.Fox案时,认为即便被告没有注意到原告对该商标享有所有权,即使被告没有欺诈的意图,衡平法的理念也要求禁止这种侵犯商标权行为。该判决承认了商标使用行为产生财产权。

近些年的贴牌生产和国外反倾销

重视品牌管理,并不代表着目前我国企业品牌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恰恰相反,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仍然被关在国际品牌俱乐部的大门之外。中国是“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根据全球知名的Interbrand公司2015年公布的“世界最佳品牌100强*排行榜,直到2014年底,中国唯一人围的品牌是华为,位居第94名,此前中国企业从来都是榜上无名。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始终是“价廉”*质次”“地摊货”的代名词。“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概念代表着:第一,中国产品的利润极其稀薄。据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显示,美国从意大利进口服装平均单价22.84美元,而从中国进口服装的单价仅有2.84美元,还不到国外一张电影票的价钱。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鞋国,全球68%的各类鞋来自中国,同样都是在中国生产,青岛双星运动鞋和国内企业生产后贴上耐克牌子的运动鞋,价格相差整整5倍。中国生产着全球80%的玩具,1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卖9.9美元,而生产芭比娃娃的中国玩具厂只能得到35美分的加工费。中国手表产量占全球的80%,平均出口价1.3美元,而瑞士手表平均出口价却高达329美元。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利润薄,不仅仅是服装、鞋、玩具、茶叶、钟表、家电、陶瓷、文具等等,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如此。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太大。由于中国制造依靠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中国消耗着宝贵的资源和能源,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却所得甚少。据统计,中国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1倍。更有甚者,中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苦苦挣到一些加工费,却还经常由于廉价被送上世界贸易的被告席,遭遇外国“反倾销诉讼”,真是“欲哭无泪”。第三,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大部分中国企业靠给外国品牌做贴牌生产,如格兰仕作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生产的微波炉占全球微波炉产量的50%以上,但大部分微波炉并没有采用格兰仕的品牌,而是以西门子、三星、伊莱克斯等品牌的名义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样,美的电器在国内市场尽管使用自己的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却都是给伊莱克斯、西门子等品牌企业做贴牌生产。由于贴牌生产只能嫌取微薄的加工费,没有产品定价权,也没有营销与销售的主动权,产品销售的大部分利润被委托方(即品牌所有者)赚取,不仅企业没有市场主动权,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也非常脆弱,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国内企业就损失惨重。2008年金融危机,国际市场订单大幅取消,直接导致浙江、广东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老总“跑路”,工人失业。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