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

  
很多企业对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希望大家能对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

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

假冒专利罪的主观方面应该是故意。直接故意能构成本罪这一点学界并没有争议。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当行为人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别人的专利号,在广告、其他宣传资料或合同中使用别人的专利号,伪造或者变造别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时,他对其行为会给专利权人造成重大损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进而侵犯国家专利制度的后果是明知的。可是,他为了损害专利权人的商誉,为了挤垮竞争对手,获得非法利益,希望这样的危害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对于间接故意能否构成本罪,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大多数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但也有部分学者持毫无疑问态度。我们认为,假冒专利罪的主观心理状态也能够是间接故意。由于,假如行为人的假冒行为是为了损害专利权人的商誉,那他毫无疑问是对这种损害别人商誉的后果是希望的。可是,假如行为人只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那他未必会希望专利权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也即,行为人可能只想“利己”,而并不想“损人”。有学者认为,间接故意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场合:(1)行为人在实现某一犯罪意图时放任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为了追求某种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该犯罪目的,又实话另一行为,放任另一犯罪结果的发生。我们认为,假冒专利罪的间接故意就属于其中的第一种情况,即行为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放任其行为可能损害专利权人利益后果的发生。过失不可能构成假冒专利罪,这一点是学界公认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尽管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假如行为人由于过失在自己的专利产品或其包装上,或者在广告中、合同中标错了专利标记或专利号,而这个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恰好是别人已经获得了专利保护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那么,由于行为人主观上缺乏假冒别人专利的故意,因此不构成假冒专利罪。有的学者认为,假冒专利罪在主观方面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可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由于我国《专利法》和《刑法》都没有对此作出明文规定,一般情况下,在中国刑法中,假如没有明确指出构成本罪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那么就不能把特定的目的作为构成本罪的要件之一。在实践中,假冒专利的行为人也并不都是出于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例如,有的行为人就纯粹是为了损害专利权人的商誉,而制造一批伪劣产品并标上别人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意图在不正当竞争中挤垮对方。

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

假冒专利罪

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不仅必须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容许和保护科技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以鼓励发明创造,维护专利权和国家的利益,并且侵权行为不断发生,也必须法律保护专利权人和国家的专利权益。因此,对于假冒专利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和国家的专利管理规范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打击是必要的。

1983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2年9月4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规定了假冒专利罪,该法第63条规定:“假冒别人专利的,依据本法第60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12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原第127条即现第213条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本法又将其单独立罪,对于规范专利管理规范,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推广和应用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专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法律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专利法》的制订和实施为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推广发明创造的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专利法》规定,国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享有专利权的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制造、使用、销售享有专利权,其别人必须经过专利权人同意才能制造、使用、销售专利。由于《专利法》的保护,我国每一年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给予专利保护的项目及推广、应用专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许多国外的发明创造人纷纷到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可是,我们也应看到假冒别人专利、侵犯专利所有权的行为时有发生。1979年刑法第I27条只规定了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罪,没有假冒专利的内容。法律尽管规定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人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制裁,但因缺乏必要的刑事处罚条款,侵犯专利权的犯罪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假冒专利屡禁不止,专利权人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专利管理规范遭到严重破坏。《专利法》将假冒别人专利的行为,以假冒专利罪定罪,比照假冒商标罪的刑事责任予以处罚,是同这类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客观要求,从而弥补了刑法的不足。本条将之明确化,规定了本罪的刑罚,对打击假冒专利行为将有重大意义。

客观要件

假冒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假冒别人或单位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获得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即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独占权和专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专利权人许可,除法律规定以外,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方法。1、假冒别人专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未经专利权人同意,在其制造、使用或者出售的产品上标注、缀附或者在与该产品有关的广告中冒用专利权人的姓名、专利名称、专利号或者专利权人的其他专利标记的行为。由于专利产品在公众中有较高的信誉,行为人利用公众对专利产品的信任感,假冒专利,便公众相信自己生产的产品是专利权人生产、使用或者销售的,或是经专利权人许可生产、使用或销售的,从而牟取巨额的非法利益。

专利是指发明创造,包含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作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两种专利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作为外观设计应当具有同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特点。专利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在公众中赢得较高的信誉。而假冒专利者实施上述假冒行为,也就是企图使公众相信该产品是专利权人生产、使用或销售,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生产、使用或销售,从而牟取非法利益。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即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非法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作为本罪侵犯对象的专利必须是已向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并经专利管理机关审核批准的。申请的方式必须是文字的,口头申请无效。其中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理专利应当提交申请书、说明书以及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申请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以及所属类别。未提出过申请,以口头方式提出申请以及尽管以文字方式提出申请,但未经有批准权限机关批准的专利,不受法律保护。3、假冒专利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专利权期限内。为了防止专利权人无限期地垄断技术,阻碍技术进步,专利权人只能在法定的期限内享有对其发明创造专有利用的权利。《专利法》第45条对专利权的期限作了具体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5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期满前专利权人能够申请续展3年。专利期限届满后,该项发明创造不再作为专利予以保护,也不存在对该项发明创造假冒专利的问题。4、处理假冒专利案件,要分清是否侵犯了专利权。《专利法》第62条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2)使用或者销售不清楚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4)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据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必须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没有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假冒专利罪。

主体要件

假冒专利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20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

假冒专利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冒别人专利侵犯别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犯罪的动机则多种多样,有的为了营利,有的为了获取荣誉,有的为了损坏别人名誉等等,但无论动机怎样,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以上就是有关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的相关介绍,更多假冒专利罪知识,请关注企业易知识产权网!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