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

  
很多企业对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希望大家能对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CMMI-软件危机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能力成熟度怎么申请)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在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MMI是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组织全世界的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定制管理方面的专家历时4年而开发出来,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定制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定制能力的评估。

软件危机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通用硬件在这一阶段非常普遍,可是软件却是为了每1个具体的应用而专门编写的,那个阶段的软件通常都是规模比较小的1个程序,编写代码的程序员和使用者往往是同1个(或同一组)人。那么在这种个体化的软件环境下,软件设计通常是在程序员的头脑中进行的1个隐含的过程,只留下了程序,除了程序清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文档资料(需求分析、软件说明书等)保存下来。

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二代阶段,这个阶段的1个重要特征是出现了“软件作坊,当时的微软就是这种软件生产方式的1个代表。此时,尽管软件的生产是作坊式生产,但还是生产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产品,使得产品软件的使用广泛起来。然而,“软件作坊仍然沿用早期形成的个体化软件定制方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软件数量急剧膨胀。在程序运行时发现的错误必须设法改正;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必须相应地修改程序;硬件或操作系统更新时,通常必须修改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上述软件维护工作,以令人吃惊的占比耗费着资源。甚至许多程序的个体化特性使它们最终成为不可维护的。“软件危机就这样开始出现了!

为何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不同于通常程序,它是由许多实现各自功能的程序组成的。它的1个显著特点是规模庞大。例如,美国四代宇宙飞船的软件规模呈指数增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穿梭号宇宙飞船的软件包含4000万行目标代码。假设1个人1年能够开发出1个一万行的程序,为了开发1个4000万行的软件,是否集中4000人的力量1年就能够完成呢?绝对做不到!由于代码长度增加了4000倍,程序复杂程度的增加远远超过4000倍。并且怎样保证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合在一起确实能构成1个高质量的大型软件系统,更是1个极端复杂困难的问题,不仅涉及许多技术问题,例如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形式说明方法、版本控制等,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严格而科学的管理。

软件本身独有的特点确实给开发和维护带来一些客观困难,可是人们在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长期实践中,也确实积累和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假如坚持不懈地使用经过实践考验证明是正确的方法,许多困难是完全能够克服的,过去也确实有一些成功的范例。可是,目前相当多的软件专业人员对软件定制和维护还有不少错误观念。在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技术,这可能是使软件问题发展成软件危机的1个主要原因。

与软件定制和维护有关的许多错误认识的形成,能够归因于在计算机系统发展中,早期软件定制的个体化特点。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认为软件定制就是写程序,并设法使之运行,轻视软件维护等。

事实上,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是许多软件定制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有用户才真正了解他们自己的必须,可是许多用户在开始时并不能准确具体地叙述他们的必须,软件定制人员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反复多次地和用户交流信息,才能真正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对问题和目标的正确认识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

1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1个漫长的阶段。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过程称为生命周期。软件定制最初的工作应是问题定义,其次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决定该问题是否存在1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接下来应该进行需求分析,也就是深入具体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在所要开发的系统(不妨称之为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上和用户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经过上述软件定义阶段的准备工作才能进入开发阶段,而在开发阶段首先必须对软件进行设计(通常又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其次才能进入编写程序的阶段,程序编写完之后还必须经过大量的测试工作(所需的工作量通常占软件定制全部工作量的40%~50%)才能最终交付使用。因此,编写程序只是软件定制过程中的1个阶段,并且在典型的软件定制工程中,编写程序所需的工作量只占软件定制全部工作量的10%~20%。

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程序只是完整的软件产品的1个组成部分,在上述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要得出最终产品的1个或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通常以文档资料的形式存在)。软件专家曾经指出:“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必须的所有文档。这也就是对软件的定义。因此,1个软件产品必须由1个完整的配置组成,应该清除只重视程序而忽视软件配置其余成分的错误观念。

做好软件定义阶段的工作,是降低软件成本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假如软件定制人员在定义时没有正确全面地理解用户需求,直到测试阶段或软件交付使用后才发现“已完成的软件不完全符合用户的必须,这时再修改就为时已晚了。

严重的问题是,在软件定制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小,因而代价也比较低:而在开发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1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不仅工作量大,并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根据美国一些软件公司统计资料,在后期引入1个变动比在早期进入相同变动所需付出的代价高2~3个数量级。

通过上面的论述不难认识到,轻视维护是1个最大的错误。许多软件产品的使用寿命长达10年甚至20年,在这样漫长的阶段中不仅必须改正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每1个潜伏的错误,并且当环境转变时(例如硬件或系统软件更新换代)还必须相应地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境,特别是必须经常改进或扩充原来的软件以满足用户不断转变的必须。所有这些改动都属于维护工作,并且是在软件已经完成之后进行的,因此是极端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支出很大代价。统计数据表明,实际上用于软件维护的费用占软件总费用的55%~7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