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

  
很多企业对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希望大家能对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探讨建筑资质政策频发资质究竟会全部取消吗?(建筑资质要怎么办理)

2021年即将结束。纵观一整年,建筑业重磅政策迭出,行业风云变幻。近年来,一直在提“淡化企业资质”、简化企业资质标准。资质,作为建筑业企业的“金字招牌”在新的一年,建筑资质会全部取消么?

对于有部分企业呼吁取消全部资质,从目前看来,不太现实。如果直接取消,同时又没有一个过渡的替代监管体系,那么整个建筑市场恐怕会乱象丛生,更得不偿失。

先来看看,近年来住建部门对资质做了哪些重要调整:

2014年11月,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2016年10月,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2021年4月,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

2021年6月,住建部印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删去了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

2021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

2021年11月7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

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招标代理资质。

会继续简化么?

会!

2021年10月,住建部在答网友问时,明确:

我部将按照国务院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修订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拟简化资质标准条件和专业类别,减少企业资质标准对注册人员的要求。

很显然,“专业类别”将是接下来的资质改革重点之一,特别是36项专业承包资质,估计会进一步合并、简化。

会全部取消么?

这个问题,住建部们并没有明确答复过。但从目前来看,近期可能性不大!

建筑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根据住建部和中建协公布的《201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目前全国有83017家建筑企业,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6.68%。

建筑业“营改增”后,在税收征管上采取了先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再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办法。这项征管制度安排,兼顾了增值税税制特点和财政分配体制的现状。目前看,如取消预缴,虽然能减少一些遵从成本,但可能导致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包括:

一、为留住税源,有的地方可能会强制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注册或限制外地企业在本地承揽项目,不利于建筑业企业异地经营和公平竞争;

二、建筑企业注册集中地区收入将明显增加,而西部等偏远省份建筑业税收收入会大幅减少,不利于科学、合理平衡地区财力,对地方收入格局影响较大。

因此,对取消建筑业在劳务发生地预征税款的建议,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统筹研究。

看似一个简单的缴税程序调整,就能影响到方方面面。而对于建筑企业,一直以来都有地方政府强行要求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多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更何况,对建筑业资质标准中一个数字或指标的调整,都可能引发一次震动整个行业的小“地震”。因此,在新的以“信用”为核心的行业监管体系成型之前,资质改革恐怕还是逐渐推进的,“一刀切”全面取消的可能性非常低。

接下来怎么改?方向如何?

1、重点考核企业信誉和业绩

2021年1月,国务院在《“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中提到,要“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简化资质考核条件,重点考核企业信誉和业绩。

2、山东、江苏、河南三省已发文,允许“信用好”的企业超资质承接工程

山东:放宽承揽业务范围,允许承接上一资质等级的工程。专业技术能力强、能提供足额担保、信用良好的房建、市政企业,允许其承接资质类别内上一等级资质范围的工程。

江苏:扩大承接业务范围,对信誉良好、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提供足额担保的企业,允许其在资质类别内承接高一等级资质相应的业务;

河南:信用等级为AAA(最高)级且能够提供足额担保的企业,可在现有资质类别内承接高一等级资质相应的工程。

3、试点“资质告知承诺审批”

2021年1月起,将在北京、上海、浙江3省(市)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审批试点。

1)企业提出资质申请,并以书面形式承诺符合审批条件,行政审批机关根据申请人承诺直接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2)6个月内,核查组对涉及的企业业绩全部实地核查,重点是对被审批人承诺的关于企业业绩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检查。

3)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住建部将依法撤销其相应资质,并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被撤销资质企业自资质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

虽然看不到“信用”两个字,“承诺”背后其实就是企业的信用和自律。

4、取消园林绿化资质后,“信用”成为施工企业参与招投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2021年12月25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将参与园林绿化工程的投标人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纳入园林绿化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作为投标人资质审查和评标的重要参考。

无独有偶,在取消工程咨询资质后,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建立行业自律性质的工程咨询单位资信评价制度,资信评价结果作为工程咨询服务需求方择优选择工程咨询单位的参考。

可以看到,政府一方面在弱化资质的作用,逐渐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将事前监管转移到事中事后;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信用监管,完善跨部门的政务信息共享,为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惩戒做准备。

可以预见,没有良好信用企业,以后可能根本承接不到工程项目!

5、业绩和实力

“对申请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未进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的企业业绩,不作为有效业绩认定。”

对于企业来讲,申请资质升级的难度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严查“业绩”造假

2021年1—9月份全部资质申请总数为2547,同意数量为947,通过率仅37.18%。

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几项“人员”指标后,除了对企业资产和技术负责人的要求,就仅剩“业绩”了。资质申请不通过,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业绩不达标。

小编推荐:

重磅:规范使用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并取消多项保证金!

招标代理机构资格或将全面取消 监管方式如何创新?

住建部: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 做好资质取消后市场工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