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很多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希望大家能对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将高新企业认定的研发费用作加计扣除基数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企业往往会委托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年限不足3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以及近1个会计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出具专项鉴证报告。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不少企业认为高新认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经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鉴证认定的,能够直接将鉴定报告中对应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作为基数,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其实,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归集上,高新认定时是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指引》)进行的,而明确企业能够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依据的主要是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5〕119号通知、2015年第97号公告、2015年76号公告,两者的适用情况并不太一样,不能混为一谈。新规规定的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其口径要小于按照《指引》要求归集的研究开发费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必须谨慎,一定要严格按照《通知公告》的规定进行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否则会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

误区二:各项补贴不区分收入性质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种名目的补贴往往比较多。例如,各种税收返还、财政奖励、技术创新奖励、专项研发项目补助等。但许多企业汇算清算时往往不区分各项补贴的收入性质,误把应税收入认为是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把不征税收认为是免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是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新创设的1个概念,是指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入征税收入的范畴。根据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免税收入是一种税式支出,其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基于税收优惠政策而予以防除。它是国家根据经济政策目标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免予征税,而在一定阶段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其支出容许税前列支。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免税收入分为以下四类: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络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

因此,各项补贴收入性质认定是否正确,影响着应税收入、税前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等的计算,最终影响应纳税额的正确与否,值得高新技术企业高度关注。除此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相关的补贴,享受加计扣除时也要剔除,这也同样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